广西永福县是正宗的罗汉果发源地和主产地,已有将近300年的种植历史和一套完整成熟的种植加工技术。罗汉果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最早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宋朝!
早期记载
佛教与罗汉果
公元750年,鉴真大师从海南岛来到桂林,僧侣们以罗汉果待客,罗汉果以“无名野果”的身份步入了人类文明史。
诗歌与罗汉果
宋代时期有多篇关于罗汉果的诗歌,代表作品有:林用中的《赋罗汉果》、王迈《师心主人作飞锡岩》。
正式记载
清光绪11年(1885年),广西《永宁州志》(在的广西永福县)有罗汉果做药用记载
清光绪31年(1905年),《临桂县志》记有:“罗汉果大如柿,椭圆中空,味甜性凉治劳咳”。
中药收录
1932年, 《岭南采药录》将罗汉果收录。
1941年, 罗汉果有了洋名:Momordica grosvenori,从此走上国际。
1959年, 《广西中药志》将罗汉果收录。
1977年 ,《中国药典》将罗汉果收录。
现代科学
1975年 ,美国学者发表罗汉果成分的研究,在研究报告中,已明确指出罗汉果富含罗汉果甜苷,其甜度是蔗糖的300倍,却不产生热量。从此,大量的商界科研人员开始探索罗汉果甜苷作为糖尿病患者代用糖的可能性,罗汉果提取技术也应运而生。
1987年 ,国家卫生部公布罗汉果为药食同源材料。
1995年 ,永福县被国家农业部命为“中国罗汉果之乡“。
2004年 ,永福罗汉果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14年 ,罗汉果零卡糖及罗汉果复配甜味剂研发应用成功,开启甜蜜无糖健康新时代。
2016年5月,北京农学院教授马兰青、副教授窦德泉发现,罗汉果中部分三萜化合物具有直接杀伤肿癌细胞的功效。
产业集聚
2017年 5月,桂林罗汉果产业生态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18年 4月,罗汉果小镇进入自治区第一批特色小镇培育名单,依托罗汉果小镇实现罗汉果产业集聚。
2018年9月,罗汉果小镇进入自治区旅游型特色小镇、罗汉果产业创新小镇培育名单。
2019年6月,中国罗汉果交易市场建设成功。
2019年7月,中国罗汉果网正式开通。
2019年8月,中国罗汉果文化展览馆正式开放。
随着科研的发展,罗汉果日渐受重视,其自身的价值也在不断的被发掘。